共 1 篇文章

标签:Linux启动速度大揭秘:如何提高你的系统响应速度 (linux启动速度)

Linux启动速度大揭秘:如何提高你的系统响应速度 (linux启动速度)

Linux作为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使用。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Linux具有简洁的界面、高度的自定义性和稳定的性能。然而,许多用户在使用Linux时,会遇到启动速度慢和系统响应速度低的问题。本文将介绍Linux启动速度的大揭秘,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Linux启动速度慢的原因 1. 启动过程中的硬件检查 Linux在启动时会进行硬件设备的检查,以确保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在这个过程中,Linux会检查硬盘、内存、显卡、网卡等部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在硬件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2. 启动过程中的服务开启 Linux启动时会激活众多的服务,例如网络、蓝牙、音频等服务。这些服务在启动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会占用一部分系统的资源。 3. 启动时的硬盘读写速度 硬盘的读写速度也会直接影响到Linux的启动速度。如果硬盘读写速度过慢,那么系统的启动速度也会很慢。 如何提高Linux启动速度 1. 禁止启动不必要的服务 在Linux启动时,各种服务都会自动开启。但是有些服务并不是每次启动时都必须要开启的,因此禁止掉这些不必要的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可以通过在终端中输入”systemctl disable service-name”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2. 使用SSD硬盘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SSD硬盘的读写速度更快,这将显著提高Linux的启动速度。但是SSD的价格较高,不适合所有用户。 3. 启用快速启动 快速启动是指在关机时,保存一部分系统数据到硬盘中,下次启动时可以快速加载这些数据以加快启动速度。Linux内核默认支持快速启动,启用该功能只需要安装系统时开启。 4. 禁止启动图形界面 图形界面虽然美观,但是在启动时会较大地占用系统资源,从而降低系统的启动速度。因此可以选择在启动时不要加载图形界面,使用命令行模式启动。 5. 清理系统垃圾文件 Linux系统也会存在大量无用的垃圾文件,清理这些文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可以使用命令如”sudo apt-get autoremove”来清理系统垃圾文件。 Linux启动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硬件性能、系统配置、服务开启等。通过优化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禁止启动不必要的服务,并清理无用的垃圾文件,可以有效地提高Linux的启动速度和响应速度,让用户享受更加流畅的操作体验。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Linux如何启动流程?Linux启动流程详解 Linux如何启动流程?Linux启动流程详解 当用户打开电源后,BIOS开机自检,确定启动设备,安装启动设备,启动设备上面安装的GRUB开始引导Linux,Linux首先先进行内核引导,通过跟切换,执行init程序,init程序确定启动级别,根据启动级别进行系统初始化和运行的服务,然后返回init启动终端,用户通过验证成功登陆Shell,这就是一个从开机到登陆的启动过程。 一、硬件引导启动 当用户打开电源后POST开始自检,检测硬件设备是否确实或者存在故障(是否影响氏没清正常开机),如果不影响正常开机,就把任务交给BIOS。BIOS通过搜索,安装启动确定启动设备,启动项为硬盘,BIOS去读取硬盘的前512字节到内存,找到BootLoader,确定GRUB 二、GRUB引导启动内核 这一部分概况起来就是:GRUB程序加载执行并开始引导kernel程序 Boot 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小段程序。通过GRUB引导可以确定内核程序,因为引导扇区只有446字节,GRUB只是一个小的程序安装在里面,真正使用的在MBR后面的扇区存放,我们想使用Bootloader GRUB功能必须读取后面的文件,Bootloader GRUB功能程序的运行和加载配置选项分为三个阶段 Stage1阶段: Stage1阶段其实就是执行系统安装时预先写入到MBR的Bootloader中的程序。 Stage1阶段的任务仅是将硬盘0柱面0磁道2扇区的内容读入内存并执行,它是Stage1.5阶段或Stage2阶段的入口,引导进入Stage1.5阶段或Stage2阶段。 在此Stage1阶段,还没有识别文件系统的能力。 Stage1.5阶段: stage1.5阶段是stage1阶段和stage2阶段的中间桥梁。stage1.5阶段具有识别启动分区文件系统的能力,此后GRUB程序便有能力去访问/boot分区下/grub目录下的 stage2文件,并将stage2载入内存执行。 Stage2阶段 Stage2阶段歼前执行时,首先会解析GRUB程序的配置文件grub.conf,并依配置文件决定是否显示系统启动菜单。然后加载内核镜像到内存中,通过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内存虚拟根文件系统。此时控制权将转交给内核程序。 三、内核引导启动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在内存中建立虚拟根文件系统实现相关设备的驱动并建立和切换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统。 解压内核镜像加载到内存,以及initrd程序建立RAMDisk内存虚拟根文件系统后,内核开始驱动基本硬件,并调用虚拟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程序加载驱动模块初始化系统中各种设备的相关配置工作,其中包括CPU、I/O、存储设备等。当所需的驱动程序加载完后,会根据grub.conf配置文件中“root=XXX”部分所指定的内容创建一个根设备,然后将根文件系统以只读的方式挂载,并切换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上,同时调用系统进程的/in/init程序,进入系统初始化阶段。 四、系统初始化 这一步是通过/in/init,init程序准备软件运行坏境,启动系统服务 通过/etc/inittab文件确定运行级别,然后去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sysinit,为用户初始化用户空间环境,在完成初始化后,根据运行级别,系统开始对应级别的目录启动服务,关闭那些不要的服务(里面S99local -> ../rc.local)用户自动服务启动脚本 运行级别:为系统运行或维护等目的而设定;0-6:7个级别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root自动登录), single, 维护模式 2: 多察明用户模式,启动网络功能,但不会启动NFS;维护模式 3: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文本界面 4:预留级别;可同3级别 5: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图形界面 6:重启 默认级别:3, 5 切换级别:init # 查看级别:runlevel ; who -r 五、启动终端,用户登录 这一步是用户登录shell过程 如果没有改变级别,默认情况执行/in/mingetty打开6个纯文本终端,让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完成后,再调用login程序,核对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从文件 /etc/passwd 读取该用户指定的shell,然后启动这个shell。更多Linux介绍请查看《Linux就该这么学》。 在BIOS阶段,计算机的行为基本上被写死了,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一般就是通电、BIOS、主引导记录、操作系统这四步。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加载内核是linux启动流程的之一步。 之一步、加载内核 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首先读入 /boot 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我们查看一下,/boot 目录下面大概是这样一些文件: $ ls /boot      config-3.2.0-3-amd64   config-3.2.0-4-amd64   grub   initrd.img-3.2.0-3-amd64   initrd.img-3.2.0-4-amd64   System.map-3.2.0-3-amd64   System.map-3.2.0-4-amd64   vmlinuz-3.2.0-3-amd64   vmlinuz-3.2.0-4-amd64 第二步、启动初始化进程 内核文件加载以后,就开始运行之一个程序 /in/init,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系统环境。 由于init是之一个运行的程序,它的进程编号(pid)就是1。其他所有进程都从它衍生,都是它的子进程。 第三步、确定运行级别 许多程序需要开机启动。它们在Windows叫做孙闷”服务”(service),在Linux就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init进程的一大任务,就是去运行这些开机启动的程序。但是,不同的场合需要启动不同的程序,比如用作服务器时,需要启动Apache,用作桌面就不需要。Linux允许为不同的场合,分配不同的开机启动程序,这就叫做”运行级别”(runlevel)。也就是说,启动时根据”运行级别”,确定要运行哪些程序。 Linux预置七种运行级别(0-6)。一般来说,0是关机,1是单用户模式(也就是维护模式),6是重启。运行级别2-5,各个发行版不太一样,对于Debian来说,都是同样的多用户模式(也就是正常模式)。 init进程首先读取文件 /etc/inittab,它是运行级别的设置文件。如果你打开它,可以看到之一行是这样的: id:2:initdefault: initdefault的值是2,表明系统启动时的运行级别为2。如果需要指定其他级别,可以手动修改这个值。 那么,运行级别2有些什么程序呢,系统怎么知道每个级别应该加载哪些程序呢?回答是每个运行级别在/etc目录下面,都有一个对应的子目录,指定要加载的程序。 /etc/rc0.d /etc/rc1.d...

技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