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断处理是一种操作系统技术,由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内核(如Linux内核)和硬件驱动软件组成。它在操作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用来处理用户发出的来自外部设备的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处理。
Linux中断处理由一个叫做中断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ISR)的函数来处理。当外部设备发出信号时,中断例程将启动,识别外部设备的信号,然后调用相应的处理动作。
ISR的实现通常由C语言或汇编语言来实现,在内核、硬件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中必须实现特定的中断例程。ISR功能完成了信号的处理,例如:构造逻辑中断的处理程序;执行基础设备的I / O操作;完成上下文保存和恢复工作;检查中断事件是否已被处理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示例代码,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 Linux 中断处理机制:
#include
static irqreturn_t irq_handler(int irq, void *dev_id)
{
// do something
return IRQ_HANDLED
}
static int __init irq_init(void)
{
int result;
/* Register IRQ handler */
result = request_irq(irq, &irq_handler, 0, "my_irq", NULL);
if (result) {
printk(KERN_ERR "my_irq :can't get assigned irq %u\n",irq);
return result;
}
return 0;
}
module_init(irq_init);
由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出,使用 `request_irq` 函数进行中断请求,其中的参数包括 IRQ,ISR 函数和 IRQ 名称,ISR 函数可以由应用程序实现,IRQ 名称是 ISR 函数的标识符,用于识别中断求助方,最后,在 ISR 函数中调用 `IRQ_HANDLED` 以指示中断已由 ISR 处理完毕。
Linux 中断处理在很多硬件环境下都有用,对用户、操作系统内核和外部设备的交互具有重要作用,理解中断处理的正确步骤,可以极大地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以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